對
低溫噴霧干燥儀而言,“預防優于維修”是黃金法則。將密封件和制冷系統的維護作為日常工作的固定流程,不僅能有效避免生產中斷和樣品損失,更能大幅延長設備的核心壽命,確保每一次實驗或生產數據的準確與可靠。請每一位操作者都將這份手冊的要點銘記于心,并付諸實踐。
第一部分:密封件的維護——守護干燥過程的“生命線”
密封件是設備的氣密性屏障,確保干燥腔、旋風分離器及管道系統在負壓環境下穩定工作,防止外界空氣進入和樣品泄漏。一旦密封老化或損壞,將導致:
露點升高:外界濕熱空氣進入,造成產品回潮、結塊,甚至粘壁。
收率下降:微細粉末從泄漏點逸出,造成產品損失和環境污染。
運行不穩定:真空度波動,影響干燥工藝的重復性。
日常與定期維護重點:
1.每日檢查:
視覺檢查:在每次運行前后,快速目視檢查所有可見的密封圈(如干燥室門、旋風分離器接口、收集瓶接口等)是否有明顯的裂紋、割傷、壓痕或扭曲。
清潔:使用柔軟的濕布(可蘸取溫和的肥皂水)清潔密封圈表面及其接觸的金屬法蘭面,確保無樣品粉末、油污或殘留物。殘留物會腐蝕密封材料并影響密封效果。
2.每周/每月檢查:
手感測試:在設備斷電狀態下,輕輕按壓密封圈,感受其彈性。老化的密封圈會變硬、發粘或失去回彈力。
潤滑保養: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。必須使用高真空密封硅脂。普通潤滑油或凡士林會腐蝕橡膠并污染樣品。
方法:用無塵棉簽蘸取少量硅脂,在密封圈表面均勻涂抹薄薄一層。目的是減少摩擦、延緩老化并增強密封效果,切忌涂抹過厚,以免油脂被吸入系統。
3.更換周期:
即使沒有明顯損壞,也建議根據使用頻率,每6至12個月有計劃地更換所有主密封圈。對于頻繁使用或處理腐蝕性物料的設備,周期應縮短。務必使用設備制造商推薦的原廠或同等規格的備件。
第二部分:制冷系統的維護——保障低溫環境的“心臟”
制冷系統是低溫噴霧干燥儀的“心臟”,負責為整個系統提供持續的冷量,確保進口溫度達到工藝要求的低溫(如80℃甚至更低)。
日常與定期維護重點:
1.每日開機前檢查:
環境通風:確保設備背部或側面的冷凝器散熱翅片與墻壁保持至少50厘米的距離,周圍無雜物堆積,保證通風順暢。散熱不良是導致壓縮機高壓報警和效率下降的首要原因。
異響:啟動設備時,短暫傾聽壓縮機運行聲音。正常的運行聲音平穩低沉。若出現劇烈的振動、撞擊聲或刺耳噪音,應立即停機并聯系工程師。
2.每周清潔:
冷凝器清潔:設備運行一段時間后,冷凝器翅片上會積聚灰塵、絨毛,像給系統“穿了一件棉襖”,嚴重影響散熱。
方法:使用壓縮空氣從內向外吹掃,或使用軟毛刷輕輕刷除。若油污嚴重,可使用專用的翅片清洗劑噴淋,待污垢溶解后用清水沖洗干凈(注意:操作前務必確保設備全斷電,并做好電氣元件防水保護)。
3.定期專業維護(每季度或每半年):
檢查制冷劑量:觀察視液鏡(如果配備)。持續出現大量氣泡可能意味著制冷劑不足,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測和補充。嚴禁用戶自行操作。
系統運行參數記錄:定期記錄壓縮機的高低壓壓力、運行電流等關鍵參數。通過縱向對比,可以提前發現系統潛在的堵塞、泄漏或效率衰減問題。